一人创业带动多人就业——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学院培养创业领头人纪事
发文时间:2018-05-18 撰稿人:admin
最近,兴化市戴南镇大学生村官滕培华荣获首届江苏省“最美新型青年农民”称号。滕培华领办的藤园葡萄专业合作社,引入避雨葡萄栽培技术、微滴灌节水灌溉技术,年产值达260万元。
滕培华是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学院第一期高级班学员。
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学院创办两年来,已培训14期837人次,400人走上创业之路,新增创业项目近百个,为农村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富有创业精神、具有创业本事的领头人。
帮助大学生村官把业做大做强
2013年8月,市委组织部联合市人社局、市农委、团市委,依托泰州技师学院,牵头成立了全省首家大学生村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泰州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学院。
学院将创业精神嵌入每一项活动,将创业品格融入每一项日程。提供身临其境的创业体验,“你点我评”、“游戏模块”寓教于乐;注重合作意识的培养,拓展训练、“沙场练兵”、“欢乐大联盟”人人参与;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严格考勤纪律,每天通报情况,评选优秀学员,培养创业所需的坚韧作风。
学院从多方面帮助大学生村官把业创起来,更帮助大学生村官把业做大做强。40名专业教师、40名兼职教师轮流授课,“创业顾问团”、“创业指导团”、“创业示范团”悉心指导。学院借助部门共建优势,增强优惠政策的协同性。收费减免、税费减免、贷款贴息……十八条“黄金”政策,助力创业启航。300万元创业富民引导资金、100万元市长切块资金,正向激励功能切实发挥。目前,全市实际拨付创业富民资金300余万元。近两年,已对58个成效显著的创业富民项目给予一次性5000元以上的资金奖励,对29个农民合作社项目分别给予20000元补贴。
拒绝平庸,创业就要与众不同
“拒绝平庸,创业就要与众不同。”如今创业学院的创新理念已经在大学生村官的心中留下印记。
“我的创业是淘宝、微信、QQ三合一,‘海陆空’立体运营。”姜堰区沈高镇大学生村官罗蓉说。今年,她将合作社的西瓜采摘过程通过淘宝、微信、QQ发布,仅6月份就销售了5000多公斤。如今,更多的大学生村官们正在搭乘“互联网+”的便车,成为新兴产业的弄潮儿。姜堰区华港镇大学生村官金祥顺另辟蹊径,“专心做泰州专业的美食门户”。今年4月,他开发的泰州美食网上线运营,目前已与7家专业合作社、10多户种养大户达成合作关系,专卖泰州土特产。
普通班学员、海陵区城东街道大学生村官王海亮,创办了以养殖时尚宠物犬为主的明欣养殖场公司,所有宠物犬都配备血统证书。海陵区城西街道大学生村官季慧创办了“拇指姑娘花坊”,姜堰区沈高镇大学生村官陈康创办了“游来游趣桌游吧”,一个个小店充满了活力和人气。
带动就业4746人、创业1209人
一人创业带动多人就业。目前,全市大学生村官共带动就业4746人,带动创业1209人,带动脱贫户1154户。
创业学院优秀学员、高港区胡庄镇大学生村官张杰开辟了“一园一区一司”富民之路,即建设创业示范园、扩大葡萄和蓼草种植区、成立泰州江水清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目前,“三驾马车”带动6名种养能人,吸引20多名村民参与创业。学院选派赴华西培训的兴化市西鲍乡大学生村官杨贇,和本镇两名村官一起,联合10余名农户,成立了占地180亩、钢架大棚84座的兴化市云来源果蔬专业合作社。
高港区永安洲镇大学生村官倪道凤在自己创办的万铭家庭农场开设了“田间课堂”,邀请专技人员“手把手”教村民农机操作。村民沈冬网经过培训已经成了职业农机手,大型拖拉机、灭茬机、插秧机、撒肥机样样精通,年收入翻番。目前,“田间课堂”已培养了47名像沈冬网这样的职业农机手。泰兴市济川街道大学生村官顾铁军在成功创办“溪水湾”生态农庄后,联合泰兴团市委,将农庄打造成青年创业实践基地,主动承办创业沙龙等活动,并在农庄规划中专门预留土地,为农村青年提供创业“试验田”。
大学生村官的创业项目为村民们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村民们解决了很多生产和生活困难。高级班学员、兴化市戴南镇大学生村官刘惺,2012年建成小型生态循环农庄,吸纳就业20人,帮扶10户困难群众;2013年成立龙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吸纳就业30人,帮扶20户困难群众、5名残疾人。赴台培训班学员、泰兴市虹桥镇大学生村官陈兵创办的增益物流有限公司,吸纳了20多名失地村民。